浙江大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续签共建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协议
11月21日下午,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交流座谈会上,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常务副院长、海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瞿逢重与中国极地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孙波代表双方续签共建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协议。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极地技术研究团队首席研究员张海生出席,中国极地中心极地重大工程与装备研究院院长王硕仁主持。
会上,孙波回顾总结了双方自2020年成建制共建以来,以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为载体,在团队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切实成效。期待在新一轮建设期,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大力整合极地观测和装备研发科技力量,优化科技资源,围绕国家极地发展战略,深化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瞿逢重介绍了近年来浙江大学依托“雪龙”号开展科教融合海上实践教学活动,首次开设跨专业、跨学院、跨年级的专业实习课《海洋观测调查实习》,打造科教融合与思政育人典型示范等工作的积极进展,代表浙江大学对极地中心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未来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研究院与中国极地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自2020年成建制共建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以来,启动南极大科学装置前期论证预研工作,并依托中国第39、40次南极科学考察顺利开展了中山站、长城站和秦岭站观测任务。期间,双方积极探索人员互聘机制与交叉团队建设,一批极地中心专家任浙江大学兼任教师,多名浙大师生参与了国家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多名极地中心专家还在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支持下,开展了极地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此外,双方与相关单位联合共建的自然资源部极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也已获自然资源部批准成立。
新一轮建设期,双方将以“优化科技资源、打造科技平台、强化创新能力”为根本要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凝练极地观测大项目,大力开展观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及相关研究工作,培育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为国家极地事务发展提供有效科技支撑。极地中心将支持浙江大学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实习、夏令营、毕业设计、科研平台以及极地科考等支持,推进浙江大学极地和海洋学科建设。双方将持续推进优势创新团队建设与资源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科研管理部负责人、海洋研究院综合办公室以及相关研究团队教师代表等参加座谈交流。